收录于话题
#Vista看热点
204个内容
本期编辑:指听
如今国产影视有个常用的套路,叫做“话题式宣发”。
比如上周我们骂过的《门锁》,明明就是部犯罪悬疑片,却非要贴上“独居女性安全”这么个名头。
而最近杨紫和井柏然的新剧《女心理师》,也让人嗅到了这样的苗头。
倒不是说烂,但绝对不是宣发里呈现的——“关注当代人心理压力”的现实主义职业剧。
女主是个电话自杀干预师,在剧中的首次出场,就成功地劝回了一个要跳楼的女孩。
紧接着画面转向了超现实:在想象中,她带着自信温暖的微笑朝女孩伸出了手……
我很不喜欢这个镜头,并不因为它的艺术演绎。
而是仿佛在逼观众承认:“你看,她又拯救了一个生命。”
就像人们赞美某种职业,总是习惯性地强调它有多么重要。
但偏偏这一行,最不能这么拍。
01
“教科书”式干预?
《女心理师》整段自杀干预的情节,是连身为外行的网友们都能察觉到的别扭。比如女主角贺顿全程带着自信的笑容,配上嘴边的话筒,仿佛通讯公司广告宣传片里的客服。再比如当她听见求助人说出“我想自杀”这句话后,中气十足地报出了自己的专业名号。有网友吐槽:“要不没看到前因后果,还以为这是在参加公司面试。”
很有意思的是,针对“这段剧情到底专不专业”,观众群体中其实产生了争议。甚至出现了“只有外行人才觉得悬浮,真正学心理的都认为很真实”这种说法。比如贺顿要求女孩给自己的自杀冲动打分,看起来似乎不近人情;而根据之前一些对自杀热线接线员的采访,这的确是业内常用的评估方法。一个无需拥有心理学常识就能感知到的事实是:太容易了,不该这么容易。之前医学生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:“画什么重点,病人又不会按照书上的重点生病。”那剧中的轻生女孩堪称是“模范求助者”,处处都在遵照教科书来行动。贺顿接通电话的第一个问题:“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?”“这是通过唤起来访者的逻辑思考,去瓦解她的心理防御机制”。几乎就在同一时间,女孩不仅打开了心扉,还决定跟电话那头的人再多聊一聊。
就像是学霸遇上了自己胜券在握的数学考卷,这边输入标准的解题步骤,对面就自动生成正确答案。所以情节即使细节正确,整体的呈现依然是非常理想化的。这不是什么新兴事物,早在零几年国内就已经出现不少24小时心理救助热线,世界范围内还要更早。2014年的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《The Phone Call》,就是以救助中心接线员的一个电话作为主要情节。相比于《女心理师》中贺顿的运筹帷幄,片中那位名叫海瑟的接线员看起来一点都“不像个专家”。当然对面的求助者,也并没有给出“教科书上的正确答案”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听筒里只传出他粗重而急促的呼吸声。我不是第一次看这个短片了,但即使知道了结局,前面的剧情依然让我感到焦虑。也因此,我很不喜欢《女心理师》把自杀干预热线拍得仿佛公关谈判。贺顿能够三言两语劝回轻生少女,然后帅气地丢下一句“除了掌握理论,还要懂人心,说人话”。但所谓的“懂人心”一点都不简单,大多数自杀干预师还是要在迷宫里继续摸索。他们面对的是情绪不稳定的个体,没有绝对正确的公式可套。《The Phone Call》中的海瑟,终于听到对面说出一句“已经太晚了,我已经做了。但也只能小心翼翼地确认,对方是不是吃了药片,吃了多少,已经过去多久了。之前曾有媒体采访过国内一位盲人接线员。
他把自杀热线的工作比作倾听大海:从各种焦虑、愤怒、抑郁、无助的情绪暗流中,捕捉到真正的呼救信号。
有人会唠叨自己遇到的问题,有人会破口大骂发泄情绪,也有人会沉默不言据中国新闻网报道,目前全国自杀干预热线大约有60多条,但是由于各地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同,热线的规模也参差不齐。
从业者有医院的医生护士,国家二级、三级的心理咨询师,也有受过相关培训的志愿者。
但无论是谁,面临的都是同样的担忧——
“我真的能辨认出他的求救信号吗?我真的能救他吗?”
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有位接线员,曾经接到过一个让她浑身发冷的电话。对方原本在咨询抑郁治疗的事情,突然问自己从20楼跳下去,会不会死。还没等接线员反应过来,对面又突然要求她“从现在起跟我说三句话”。
刚说到第二句,电话就断了。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自杀干预就像走在悬崖边。
人与人之间天差地别,即使接线员掌握了足够丰富的经验,也无法保证能在个体面前做出绝对正确的选择。
就像海瑟在发现对方吃了大量抗抑郁药物后,试图通过孩子唤起他的求生意志;
最终却“精确命中”了更加悲哀的答案:“我女儿刚出生就夭折了。”手里拿着一根柔弱的稻草,战战兢兢地、努力伸得远点,再远点。绝对有效的正确答案是不存在的,他们中的大多数,只是不断接听一个个没有前情,也少有后续电话——而从来都没有什么心理问题,能靠那几十分钟的交流就消失无踪。当然,并不是说《女心理师》对于自杀干预的呈现一无是处。而值得一提的是,剧情并没有把自杀干预拍成“一锤子买卖”。那个被贺顿从楼顶上劝下来的女孩算是单元剧的主角,后面也持续暴露出了更多的心理问题。网上有种很常见的误解,认为“还会向外界求助的人,只是突然过不去那个坎”。但真实情况远远没有这么乐观,“自杀未遂”者通常也被认定为高危人群。相比于把一个人从死亡的边缘拦下来,消除他的自杀倾向往往是个更漫长的过程。尽可能地救下生命,然后交给其他“科室”去做进一步的处理,比如心理医生甚至精神科医生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创始人费立鹏,也曾在演讲中谈到过自杀热线的无力;
“60%的人从产生自杀念头到实施自杀,时间间隔不超过2小时,(靠自杀热线)能如何干预呢?”
部分欧美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巨大,但对于自杀率的降低效果却微乎其微。根据费立鹏的估算,如果能够在国内建成相对成熟的自杀干预机制,自杀率最多能降低10%。而另一方面,受限于人员和资金,自杀热线本身能够满足的需求并不多。上文说到接线员就像在来电者的大脑里“解迷宫”,而解迷宫是需要时间的。
于是跟普通的救助电话不同,双方往往一聊就是几小时起步。有不少网友都反映过电话打不通,“没想到连自杀都要排队”。除了自杀热线外,“提前干预”的重要性或许更加急迫。
比如提供更加完善易得的社会心理辅导服务,在前期就进行有效的排解;或者改善自杀高危人群的生活环境,降低他们的自杀冲动。目前还有一些平台,会在用户购买特定物品时自动触发干预机制;
这都比等待人们自己发出求救信号,要及时、稳妥的多。说回到《女心理师》,我无意于对作品本身进行过多的指责。但既然打着“关爱心理问题”的旗号,至少要正视它的严重性和复杂性。片方在理论和细节的确做到了尽可能严谨,比如特地强调前来咨询的人是“来访者”而不是“患者”“客户”;但当剧情把女主设定为了一个“靠专业知识大杀四方”,甚至隐隐有点超能力一般形象时,可能注定离真实南辕北辙。对了忘了说,短片《The Phone Call》的结局,是一个悲剧。当电话那头的老人终于对海瑟敞开心扉的时候,已经太晚了。
他只是轻轻告诉了海瑟自己的真实名字(之前是说谎),然后对她说:对于大多数自杀热线的从业者来说,能做的可能也就那么一点点。依然有一个微弱却真诚的力量,试图拦住他迈向死亡的脚步。